泣不成声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qǐ bù chéng shē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泣;不能读作“lì”。
成语释义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成语用法
泣不成声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
1.见到丈夫的遗物,她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2.那些遇难者的家属,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3.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她哭得泣不成声。
4.老人听到唯一的儿子永远留在了战场上,顿时泣不成声。
5.很多伤心的时候我都不敢说话,我真怕一开口就泣不成声。
成语翻译
英语:sob too bitterly to speak
日语:声(こえ)も出ないで泣く
俄语:горько плакать
德语:mit trǎnenerstickter Stimme
字义分解
◎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 变为:长成。变成。
◎ 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 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
◎ 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 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 姓。
◎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 名誉:名声。
◎ 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