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哀兵必胜主谓式;作谓语;用作褒义。
“哀”是指悲愤激昂;不是“悲哀”的意思。
1.也许是哀兵必胜,也许是被吊死的父王真的会保佑他,一条骑枪左戳右刺,敌军东倒西歪。
2.杨行密得知后,命令全军将士为高骈穿孝,自己向着城内的方向大哭了三天,士兵们被杨行密哭得怒气满胸,然后杨行密下令攻城,哀兵必胜,将士一战攻下扬州城。
3.哀兵必胜,何况是已经有所觉悟的一行人,所有人都望着他们的精神领袖,狂傲的雄狮莫汉,只觉得胸膛鼓荡不停,脑中微微有晕眩感,牙关紧咬,不吐不快。
4.李忠、周通两位头领,俗话说‘哀兵必胜’,这次我要你们整顿人马,下山迎敌,愿意否?
5.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居然把奄奄一息的齐国给生生逼成了一副哀兵必胜的气象。
英语:An oppressed army fighting with desperate courage is sure to win.
戚家军攻无不克(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