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没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时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时站起;同时坐下。现比喻地位相同;权力相等。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坏了学校规矩。”
平起平坐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双方面。
“分庭抗礼”和平起平坐有别:他们都有“地位平等”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平起平坐含有“权力相等”的意思;“分庭抗礼”没有。②“分庭抗礼”仅用于双方;平起平坐多用于双方;有时也用于多方。③“分庭抗礼”比喻互相对立或争权;平起平坐不能。
1.再比如那个吃独食的头儿,其实背景相当显赫,当年和他平起平坐的一拨人,不是名家就是老总,就是他,徒有一身才气,却在哪儿都混不开。
2.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洲议会几乎在所有欧盟立法上都与理事会平起平坐,在农业补贴、渔业、避难权和移民各方面获得了新的权利。
3.尽管人口还不到印度的二十分之一,韩国经济总量却几乎与印度平起平坐。
4.正当我们觉得刚达到我们的期望值和其他人平起平坐时,又有人超越了我们并提高了标准。
5.中国的军事战略曾写过,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如何通过此种方式取得与美国军事优势平起平坐的地位。
英语:sit as equal at the same table
日语:地位(ちい)や権力(けんりょく)の平等であること
俄语:относиться как рáвный с рáвным
德语:als Ebenbürtiger an der gleichen Tafel sitzen <auf gleicher Stufe mit jm stehen>
法语:sur un pied d'égalité
当官不坐高板凳 | 桌子板凳一般高 | 当官不做高板凳 | 桌子板凳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