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侥幸得到意外收获。
1.学习要主动进取,刻舟求剑只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2.如果我们走不出“刻舟求剑”的思维模式,那么,无论是什么样的预测,对于今天的沪深股市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3.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让我领悟到学习和做事应灵活变通。
4.我们做事不能刻舟求剑,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5.这样一种“刻舟求剑”的思维方式至今未能退出思想舞台。
英语:ridiculous stupidity
日语:情勢(じょうせい)の変化も知らず,古いしきたりに拘(こたわ)ること
曹冲称大象,吴王索鱼肠(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