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
◎2.(Jiàn)姓。
详细字义
◎ 剑
劍、劒 jiàn
〈名〉
(1) (形声。从刀,佥( 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2) 同本义 [sword;dagger;sabre]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3) 剑术 [swordplay]。
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
词性变化
◎ 剑
劍 jiàn
〈动〉
(1) 以剑杀人 [kill with sword]
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
(2) 挟在胁下 [place in under axilla]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常用词组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唐朝·孟浩然《自洛之越》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魏晋·曹植《野田黄雀行》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唐朝·高适《自蓟北归》
诗因鼓吹发,酒为剑歌雄。—— 唐朝·李白《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 元朝·张可久《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 唐朝·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西夏黄河水心剑,东周清洛羽觞杯。—— 唐朝·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唐朝·胡令能《王昭君》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清朝·郑板桥《题游侠图》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 元朝·张可久《红绣鞋·次韵剑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