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若揭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zhāo rán ruò jiē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昭;不能读作“zhào”。
成语释义
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鲁国人孙休与老师扁庆子探讨修身处世的问题,孙休抱怨没有遇到英明的国君,有怀才不遇之感。扁庆子认为只有凡人天天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像高举太阳和月亮那样一点也不掩盖,这样是成不了圣人的
成语造句
1.如果保守党厌恶的《里斯本协议》在大选前通过,卡麦隆会怎么做仍不明朗,但他对欧盟进一步一体化的敌对态度已经昭然若揭了。
2.社会秩序深层的骗局昭然若揭:原来,如果意图在街头制造大破坏的罪犯足够多,那么他们就能达到目的。
3.节目的真实意图在其剪辑后昭然若揭。
4.虽然雷曼破产的后果在几天之内就昭然若揭,可是主要政策制定者们却白白浪费了过去的四个星期时间。
5.法国在野党政客蜂拥赶赴瓜德罗普以“表示团结”,他们欲在本土制造事端的用心昭然若揭。
成语翻译
英语:as clear as if it were exposed to view
日语:だれの目(め)にも分(わ)かるほどあきらかである
俄语:ясно само по себе <ясно как на ладони>
德语:auf der Hand liegen <ganz deutlich>
法语:clair comme le jour <patent>
字义分解
◎ 光明:昭明。昭昭(a.明亮的样子,如“日月昭昭”;b.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 明显,显著:昭著。昭彰。昭布。昭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 古同“燃”。
◎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 约计:若干(ɡān )。若许。
◎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顺从:“曾孙是若。”
◎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