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之患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xīn fù zhī huàn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释义
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心腹:这里指内部;患:祸害。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蕃传》:“今寇贼在处,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成语典故
-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伐齐,越王勾践带臣子及厚礼来朝见,夫差特别高兴。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
成语造句
1.官僚主义可说是我们的心腹之患。
2.水灾一直是黄河流域人们的心腹之患。
3.如果对这种小人你都不处置,终究会成为心腹之患的。
4.流氓分子是社会的心腹之患。
5.他发誓一定铲除心腹之患。
成语翻译
英语:enemy in one's ranks
日语:内部(ないぶ)に隠(かく)れている禍(わざわ)い
俄语:внутренний враг
德语:ein Gefahrenherd im Inneren <Krebsschaden>
法语:mal latent
成语歇后语
肚皮上贴膏药 | 针吞到肚子里 | 孙猴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 | 肚里长瘤子 | 肚子里长瘤子;针吞到肚子里 |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
成语谜语
中·卷帘格(打一成语) | 内疾(打一成语) | 亲信得病(打一成语) |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