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cài
  • 部首:艹
  • 总笔画:14
  • 繁体字:蔡
  • 86五笔:AWFI
  • 98五笔:AWFI
  • 笔顺:横竖竖撇折捺捺折捺横横竖撇捺
姓氏信息
  • 得姓始祖:蔡仲
  • 得姓方式:以国名为姓氏
  • 分布最多省份:广东
  • 百家姓位置:第155位
蔡氏起源

蔡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武王分封同姓诸侯,将其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蔡国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姓氏。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女真族乌林答氏、满族蔡佳氏进入中原后均改为蔡姓。蔡姓早期主要在今河南境内繁衍。先秦时期,蔡姓散居于今湖北、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秦汉时期主要在中原地区发展,且以河南、山东为其繁衍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期,蔡姓大举南迁,辗转定居于江浙各地。唐初,蔡姓已入迁福建、广西,安史之乱爆发后,蔡姓又一次大举南迁,逐渐发展成福建大姓。宋时蔡姓再次大规模进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等地。现今蔡氏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为多。蔡姓历史人物有蔡伦,东汉人。改进造纸术,创造用树皮、麻头、敝布、渔网造纸之法,时称蔡侯纸。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博学多才,通经史、善辞赋、工篆隶,曾创“飞白”书。蔡文姬,蔡邕之女,东汉时著名女诗人,天生丽质,博学多才,精通音律,代表作品《胡笳十八拍》尤为著名。蔡元培,民国著名教育家,积极倡导科教育人,实行先进办学方针,提倡民主、科学,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他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司法部长等职。蔡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五十五位。


【源】①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叔度封于蔡(故城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其子曰胡,续封,是为蔡仲,后因氏(6,7,9,12,17)。②金时女真人姓乌林荅氏,汉姓为蔡(71)。③清时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塔山堡等地(23)。清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均改为蔡氏(180)。④清贵州贵阳府土司有蔡姓,始于明朝(71)。⑤傈僳族俄饶时氏,汉姓为蔡(149,150)。⑥柯尔克孜族散德尔氏,汉姓为蔡(204)。⑦苗(117)、彝(130)、土家(387)、藏(255)、台湾土著(65)、回、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变】北周蔡祐以战功赐姓大利稽氏,至隋时又复姓蔡(12,46)。【望】济阳、汝南(15,17,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6%,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多此姓,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44%。【人】蔡泽,战国时燕人,秦相,纲成君(7,15)。

蔡氏历史名人
蔡松年

 蔡靖子。北宋末,随父守燕山府,管勾机宜文字。后降金,为帅府令史,除真定府判官,从此称真定府人。西山“群盗”平,株连山民千余家,松年为之申辨,竟得放免。随完颜宗弼伐宋,授总军中六部事。海陵王即位,迁户部尚书。迁都中都,松年奏请徙榷货务实京城,恢复钞引法,事皆施行。历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累官右丞相,进银青光禄大夫,封卫国公。正隆四年死,加封吴国公,谥文简。善词赋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有“吴、蔡体”之称。

蔡东藩

通俗演义作家。名郕(cheng)号东藩。以优贡朝考入选,调福建候补知县。1911年后到上海,任会文堂新记书局编辑。自1916年起,十年内写成历朝通俗演义1040回,500多万字。1927年辞职回乡,曾任小学语文教师。先后出版通俗演义11部,有《西太后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等。

蔡元定

 学者尊称西山先生。少从其父蔡发学,长师事朱熹,为朱熹所重。韩侂胄擅政,设伪学之禁,熹遭诬陷,并波及元定,谪道州,至春陵,求学者日众。博极群书,深研义理,朱熹疏释“四书”及为《易传》、《诗传》、《通鉴纲目》,皆与元定往复参订,其一生学问,多寓于熹著作中。卒。赠迪功郎,谥文节。著有《大衍详说》、《律吕新书》、《原辩》、《皇极经世》及《洪范解》等。

蔡梦弼

著《杜工部草堂诗笺》和《草堂诗话》,后者皆论说杜甫之诗,采自宋人诗话、语录、文集,间附辨正之语,以详瞻称。

蔡元培

近代著名教育家。号孑民。父光普是钱庄经理。他十岁丧父,随叔父读书。十五岁入学补诸生,后在绍兴著名藏书家徐树兰的“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籍。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1892年为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1898年离京回绍兴,立志兴办教育,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1901年到上海,先任南洋公学教员,后任爱国女校校长,又兼中国教育会会长。次年,游历日本,返国后在上海创设爱国学社。1903年创办《俄国警闻》 (后改《警钟日报》),揭露沙俄侵略我国东三省。次年冬,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创立光复会,被推为会长。1905年在沪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同盟会上海分部主盟员。1907年赴德留学,入莱比锡大学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和心理学。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次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后,仍留任教育总长。后因对袁擅权不满,于同年7月辞职,旅居德国,在莱比锡大学听讲,并在世界文明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次年秋去法国,著《哲学大纲》、《石头记索引》,与吴玉章、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组织华法教育会。1916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五四运动中,同情学生的爱国运动,多方营救被捕者。1920年冬,赴欧美考察教育,于翌年回国。1923年因不满北洋军阀政府,辞去北大校长职务。1924年被选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1925年到德国汉堡大学研究民族学。1926年初回国,参加北伐,任浙江政治分会委员。1927年站在蒋介石方面,参加“清党”运动,出席中央政治会议,担任国民党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大学院院长。1928年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代理司法部长、监察院院长及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次年,辞去各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主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上海移居香港。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有《蔡元培选集》。

蔡姓男孩常用字
蔡姓女孩常用字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人气搜索姓氏
小众姓氏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