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柏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 姓。
● 柏
bò ㄅㄛˋ
◎ 同“檗”。
详细字义
◎ 柏
栢 bǎi
〈名〉
(1) (形声。从木,白声。本义:木名,柏树,也称“椈”)
(2) 柏科柏木属植物的通称 [cypress]
柏,鞠也。——《说文》
柏,椈。——《尔雅》
鬯臼以椈。——《礼记·杂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 柏属约20种。如:侧柏、圆柏、刺柏、台湾扁柏、福建柏等,常绿树,可供观赏和材用,分布于欧亚和北美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4) 柏叶 [cypress leaf]。如:柏酒(以柏树叶浸泡的酒)
(5) 特指柏台(御史台的别称。汉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固称) [cypress terrace]
俱蟠使下之柏,俱擅乙中之二。——唐· 黄滔《祭陈侍御》
(6) 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省西平县 [Bai state]
于是江、 黄、 道、 柏方睦于 齐。——《左传》
(7) 另见 bó;bò
[①][bǎi]
[《廣韻》博陌切,入陌,幫。]
亦作“栢1”。
(1)柏科植物的通称。有侧柏、圆柏、刺柏、台湾扁柏、福建柏等多种。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鳞片形。果实卵形或圆球形。性耐寒,经冬不凋。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造船等用。
(2)指柏叶。
(3)特指柏台。
(4)古国名。参见“柏國”。
(5)通“伯”。大。
(6)通“伯”。古代官、爵名。
(7)通“箔”。
(8)通“迫”。逼近,贴近。
(9)姓。汉有柏始昌。见《汉书·西南夷传》。
[②][bò]
见“黄柏”。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宋朝·谢枋得《初到建宁赋诗一首》
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唐朝·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唐朝·李白《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松柏岁岁茂,丘陵日日多。—— 唐朝·孟郊《劝酒》
松柏死不变,千年色青青。—— 唐朝·孟郊《答郭郎中》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唐朝·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 唐朝·白居易《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送君返葬石楼山,松柏苍苍宾驭还。—— 唐朝·王维《送殷四葬》
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唐朝·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 唐朝·卢照邻《石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