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摇头晃脑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脑;不能写作“恼”。
1.只见一位两鬓斑白,鹤发鸡皮身着白色长衫的老者正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品着茶。
2.八百两不再是小数目了,许多人侧头去看吴老头,吴老头摇头晃脑,挤眉弄眼,手捻颔上那三柳鼠须,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3.就连此刻追着八卦节目摇头晃脑的观众,也只是茶余饭后偶尔感慨一下同人不同命,再无其他。
4.一柄黑漆漆却发出阴韵光泽的乌钢匕首不知道什么时候斜在了易木戒的颈后,只因为易木戒习惯性的摇头晃脑,匕首的利刃划开了他红色闪电花纹的领口。
5.燕不归终是明白急也急不来的,只有逐步逐步练习才可,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让这枝条在可控制范围内行驶的平稳些,不要再象人走路那样摇头晃脑的才是。
英语:assume an air of self-conceit by wagging one's head <look pleased with oneself>
法语:se balancer d'un air satisfait
领导位不稳,思想起波动(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