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míng zhé bǎo shēn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哲;不能读作“zhě”。
成语释义
明哲:明智;通达事理。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成语辩形
明哲保身与“洁身自好”有别:明哲保身是保全自己;不受损害的意思;“洁身自好”是保持自己的纯洁清廉;不同流合污的意思。
成语典故
- 周朝时,宣王重视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他的王朝得到振兴。当外族不断入侵时,周宣王派大臣仲山甫到齐地建筑城池。大臣尹吉甫写诗赞美仲山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赞扬仲山甫不辞辛劳
成语造句
1.是啊,风云默老兄,当断则断,诛杀风云百胜夫妻俩,实乃弃车保帅,明哲保身之举啊!
2.缺乏较真碰硬、严查严纠的狠劲和韧劲,是滋生好人主义、遇事明哲保身,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问题靠边闪,出现问题被动应付、久拖不决等不良现象的土壤。
3.既然注定不能做个明哲保身的清净看客,那么,就索性变动为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4.我们要让大家知道,当有人以非民主及非法的方式,企图推翻以民主制度遴选的政府时,马国人民并不会只顾明哲保身或默不作声。
5.风不清、气不正,讨好卖乖、明哲保身,说话好听有人信、处世圆滑受欢迎,势必会让“老好人”占上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成语翻译
英语:keep out of harm by discretion
日语:こざかしくて保艖(ほしん)のことをする
俄语:бережёного и бог бережёт
德语:nur um die eigene Haut besorgt sein
法语:se tenir prudemment à l'écart du danger
字义分解
◎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 视觉,眼力:失明。
◎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 中国朝代名:明代。
◎ 姓。
◎ 有智慧:哲人。哲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哲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 聪明智慧的人:先哲。
◎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保卫。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保持。保洁。保质。保墒。
◎ 负责:保证。保荐。保修。保险。确保。担保。
◎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
◎ 旧称佣工:酒保(酒店服务人员)。佣保。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