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固执己见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固执己见”与“一意孤行”有别:“固执己见”不一定有行动;“一意孤行”包含着行动。
1.然君侯至今主丧未归,太子褦襶无知,常为身边谗佞之徒佞言蒙蔽,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2.母亲跟父亲吵了一架,卖掉了家里嗷嗷待哺的十多头小猪崽,坚持让我上补习班复读,一向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的父亲竟是没有横加阻拦。
3.也许我的固执己见令你发脾气,也许我的大男子主义,无意之间伤了你;也许有大多的也许,但是我爱你,绝对是真的,绝对没有也许!相信我吧,我爱你!
4.人类中绝大多数人,不论是野蛮的或是文明的,在暗地里都是心地善良和畏畏缩缩地不敢叫人受苦的人,可是当着一小撮专事侵略和残酷无情的人面前,他们就不敢固执己见。
5.梁帝让静妃多加约束靖王,不要再对逆案一事固执己见,行事不知分寸。
英语:adhere stubbornly to one's ownideas
日语:自説を固執する
俄语:упóрно стоять на своём
德语:starrkǒpfig an der eigenen Meinung festhalten <eigensinnig>
孟坚捧镜照容颜(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