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干戈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dà dòng gān gē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干;不能读作“ɡàn”。
成语释义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成语用法
大动干戈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成语造句
1.这部机器无多大毛病,你却要拆掉重组,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呢。
2.秦朗没有大动干戈,因为他是一个人去的。
3.不想大动干戈,只愿与公主结为连理,还望皇叔保媒。
4.毕竟都是为了生存,没有必要为了一些事而大动干戈。
5.你们不想大动干戈,我也不想,和平共处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成语翻译
英语:get into a flight
日语:大いに干戈 (かんか)を艕 (まじ)える,大袈裟 (おおげさ)にする
成语歇后语
玉皇大帝上战场 | 白娘娘水淹金山寺 | 白娘子水漫金山 | 玉皇爷出征
字义分解
◎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 古通“泰”。
◎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戈。倒(dǎo )戈。枕戈待旦。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