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比喻不周密、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粗枝大叶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作风草率,不精细。
见“粗心大意”(190页)。
1.惠特尼啊,在自己看来不太正面哦,有点粗枝大叶地赶脚。
2.他会诘责你的粗枝大叶。
3.我无法忍受他这种粗枝大叶的作风。
4.暑假过后,顶着风吹日晒,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这里的气候干燥如故,一阵风吹来,疲惫消失的无影无踪,路过校门口的时候发现墙上张贴了新的公告,粗枝大叶的我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直奔宿舍而去。
5.在发病的早期表现为患者对日常生活漫不经心,工作、学习、生活粗枝大叶,丢三拉四、心不在焉。
英语:negligent in one's work
日语:大雑把だ,いい加減 (かげん)だ,おおまかだ
俄语:небрéжно
德语:leichtfertig und oberflǎchlich <schlampig>
法语:négligent et insouciant
扫帚画花 | 香蕉树影 | 百年松树,五月芭蕉 | 万年松枝十年芭蕉 | 五月的芭蕉 | 刷子画梧桐 | 芭蕉插在古树上
且等粉前置,独木也可支,夫若一闪失,还有纵横方。 (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