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谨小慎微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一)谨小慎微和“小心翼翼”;都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但谨小慎微是指一种态度;有时也指作风和性格;虽然也有“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意思;但多指对细小事情过分小心;“小心翼翼”着重表现一种情态;一般形容“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动作、行动。(二)谨小慎微和“小心谨慎”;都形容“十分小心;不敢疏忽”。有时可通用。但谨小慎微多指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畏首畏尾;常用作贬义;“小心谨慎”多用于形容认真、仔细、不马虎的态度。
1.这一现象是谨小慎微的性格造成的吗?或是由于对陌生者的一种天生的恐惧造成的?越是如此我越是想搞明白,尤其是在我一个人的时候提起这件事多么的令人伤心呐!屈远志。
2.犯错误是无可非议的,只要能及时觉察并纠正最好。谨小慎微的科学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怀特黑德这点说得好:“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3.丰田在本土的危机公关能力似乎比在美国更强大,日本媒体和政府对此事的态度也更为谨小慎微。
4.一个人如果冷静,她的行动就轻易不会为感情左右,因而就特别容易就形势对其言行做出估计;如果有野心,她就会特别谨小慎微,绝不敢走错一步。
5.在思考一次战役时,我在内心与自己辩论,力求驳倒自己;在制订战役方案时,我是最谨小慎微的人。我总是扩大危险和意外,即使我看来高兴,其实我始终极度紧张和激动。
英语:meticulous to a tault
俄语:осторожничать <чрезмерно осторожный>
德语:ǎngstlich und übervorsichtig
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