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炉灶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lìng qǐ lú zào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灶;不能读作“dù”;另;不能读作“línɡ”。
成语释义
另:另外。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羹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成语用法
另起炉灶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做事。
成语造句
1.试想,如果撇开业已达成的基础另起炉灶,短期内就该谈判基础本身都恐难形成共识,更别提要就后京都安排达成协议了。
2.过渡不明晰,演讲者就会在不经意之间使听众摸不着头脑,就好像演讲者另起炉灶进行演讲一样。
3.而且,研发该项目只需利用现有的技术并稍作修改,而不需要另起炉灶。
4.动辄威胁抛弃裁谈会另起炉灶的做法,将严重损害裁谈会威信,是不可取的。
5.而企业生产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的方式已经破坏殆尽,并另起炉灶。
成语翻译
英语:start all over again
日语:別に新しくやる,親規(しんき)まき直(なお)しする
俄语:начинать всё сначала
德语:mit etwas nochmals von vorne anfangen
法语:reprendre une affaire sur de nouvelles bases
成语歇后语
爷俩分家 | 茶馆搬家 | 茶楼搬家 | 打铁的分伙 | 厨子(厨师)搬家 | 打铁的分家 | 弟兄俩分家 | 茶馆店搬家 | 茶铺搬家
字义分解
◎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 领取(凭证):起护照。
◎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 长出:起痱子。
◎ 拟定:起草。
◎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 )起。
◎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 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炉子。炉火。锅炉。熔炉。炉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 古同“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
◎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灶。炉灶。灶突(灶上的烟筒)。
◎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