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亮节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gāo fēng liàng jié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节;不能读作“jiě”。
成语释义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成语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成语用法
高风亮节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道德和行为很高尚。
成语典故
- 汉武帝时,匈奴单于即位,想与汉朝改善关系。汉武帝派苏武作为使节访问匈奴,由于匈奴内部变故,单于扣押了苏武,百般折磨他,让降将张胜、李陵来劝降他,苏武坚贞不屈,高风亮节,誓死不降,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成语造句
1.李石曾一生不蓄私财、为民族和社会奋斗终生,其高风亮节更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本文试图阐明,华盛顿之所以做出如此高风亮节的政治行为,是由他的个人人品和道德、美国的共和国制度及社会压力共同决定的。
3.那么多宗教,整齐划一地将耐心视为高风亮节,比如基督教,抗拒七宗罪的诱惑,需要七大美德的守护,而耐心就在其列。
4.高度评价了钱存训先生在战乱年代为《金陵学报》的顺利印行不计名利和殚精竭虑的高风亮节。
5.他的高风亮节为人仰慕。
成语翻译
英语:high and upright character
成语谜语
狂飙天落茂竹叶开(打一成语) | 诗以明志(打一成语) | 强台来犯少开灯(打一成语) | 诗言志(打一成语) | 开了吊扇不点灯(打一成语) | 蟾宫玉露金送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 等级在上的:高级。高考。
◎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
◎ 声音响亮:引吭高歌。
◎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
◎ 热烈、盛大:高昂。兴高采烈。
◎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
◎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高祖。
◎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
◎ 姓。
◎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 消息,传闻: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 姓。
◎ 明,有光:天亮了,敞亮。明亮。豁亮。亮光。亮度。
◎ 光线:屋子里一点亮儿也没有。
◎ 明摆出来,显露,显示:亮相。
◎ 明朗,清楚:心里亮了。
◎ 声音响:洪亮。响亮。
◎ 使声音响:亮开嗓子唱。
◎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 礼度:礼节。
◎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