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兴。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没精打采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用于口语。
没精打采和“萎靡不振”;都有“精神萎靡”的意思。但没精打采偏重在“一时的精神状态”;多用于人;“萎靡不振”偏重在“长期的精神、神态”;不限用于人。
1.茁壮挺拔的老柳树没精打采的垂着枝条,碧绿的叶卷曲着,仿佛一个挨了批评的小孩,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风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到处都是热的。树上的知了也拉长嗓音拼命地叫“受不了,受不了……”。
2.我得记住不可没精打采,他这样想,得设法减去十五磅体重,不然的话简直成了一个脑满肠肥的杂货铺老板。
3.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4.维克多?克鲁姆没精打采地站起身,曲背鸭步走向奥利凡多先生。
5.小明没精打采地回到家里,原来是挨了老师的批评。
英语:be out of heart
日语:しょんぼりする,しおれる,元気(げんき)がない
俄语:быть в миноре
德语:energielos <schlapp und trǎge>
乏驴上磨 | 三天不睡觉 | 打了一场疲劳战
扫尽山妖保野果(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