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

基础信息
  • 成语读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亡;不能读作“mánɡ”。
  • 成语释义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成语用法

    唇亡齿寒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成语辩形

    见“唇齿相依”(184页)。

    成语典故

    •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成语造句

    1.曾经我们唇齿相依,如今我感到唇亡齿寒!愿做你的牙齿与你相伴终生,愿做你的牙齿给你好胃口。愿你全国爱牙日快乐,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2.你坐在鞍韂上就烧不死你,再说,我们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我不会让你死的。

    3.其实这也是燕丹足智多谋,他命人送了不少钱财和美女给那些代国的大臣,又派遣谋士去晓以利害,说什么燕国若是灭了,代国必定唇亡齿寒

    4.对重大工程项目采取冻结资金的手段同样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些项目通常是跨国合作的,所以惩罚一国往往是唇亡齿寒

    5.伊土的不和让更多国家唇亡齿寒,因为伊朗削减了向土耳其的出口,这也间接影响到希腊。

    成语辨析
    成语翻译

    英语:If one of two interdependent things falls; the other is in danger.

    日语:唇がなくなれば歯が寒(さむ)くなる。緊密(きんみつ)な相互依存(そうごいぞん)関係のたとえ

    俄语:лишиться прикрытия и очутиться под удáром

    德语:verfaulen die Lippen,werden die Zǎhne der Kǎlte ausgesetzt

    成语歇后语

    晋国借路攻北虢

    成语接龙
  • 唇亡齿寒—— 寒冬腊月—— 月下星前—— 前仆后继—— 继之以死—— 死不回头—— 头一无二—— 二三其德—— 德以抱怨—— 怨入骨髓
  • 字义分解
    ◎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 害怕:寒心。
    ◎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