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元 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唇枪舌剑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辩论、争论激烈的场合。
唇枪舌剑和“针锋相对”;都可形容辩论时言词激烈。但唇枪舌剑偏重在言辞的尖刻;“针锋相对”偏重在对对方的攻击;或针对对方进行回击;还可比喻双方论点、行动 、立场尖锐的对立。
1.昨天,英国政府宣布穆阿迈尔卡扎菲本人是军事打击的合法目标,之后,美国与英国唇枪舌剑,相互过招。
2.这些能量需求在人类学家之间引起了一场唇枪舌剑,争论的焦点是:是什么首先加速了大脑的进化。
3.看完这些专家们的唇枪舌剑,我不禁为我们法律的某些地方的缺失感到深深的忧虑。
4.随着欧洲经济发展脚步放缓,以及越来越多的欧洲政客与愤怒的选民唇枪舌剑,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欧洲大陆是否还有出其不意的绝招。
5.环境保护主义者关于人口问题的归责长期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人口总量即与之对应的供给人口需要的水、食物、矿产和清洁的空气总量等等。
英语:eloquent in speech
日语:激(はげ)しい論戦(ろんせん),舌端火(ぜつたんひ)を吐(は)く
俄语:словéсная перепáлка
法语:chaude discussion <dispute vive animé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