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垂涎三尺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垂涎三尺和“垂涎欲滴”;都形容嘴馋想吃;或见着别人的东西就眼红;垂涎三尺比“垂涎欲滴”语义重;程度深。“垂涎欲滴”多形容嘴馋想吃或眼红。
1.葡萄酸酸的,甜甜的,味道十分鲜美。望着那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真让我垂涎三尺。大叔摘几串洗净放在嘴里,酸中带甜,可好吃了。
2.平日里没事喜欢在厨房里折腾,看到朋友空间里有这么个让人垂涎三尺的口水鸡,手就痒痒了。
3.想必此时,别说图图,任何一个做老公的都会做垂涎三尺状,将钱包口袋翻个底朝天,把所有的钱双手捧给老婆,还幸福得不知所措。
4.秦峰十五岁,气血方刚,哪见过这样的场面,体内燥火一下子涌了上来,欲要伸手摸向这具令人垂涎三尺的身段。
5.话还要从头说起,两晋时期,早已对中原大地、富饶之乡垂涎三尺的塞北各族,就像横行草原的白毛风般,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原。
英语:cannot hide one's greed
俄语:слюнки текут
饿狗等骨头 | 口水流到肚脐上 |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睡前未用一口水米(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