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垂涎三尺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垂涎三尺和“垂涎欲滴”;都形容嘴馋想吃;或见着别人的东西就眼红;垂涎三尺比“垂涎欲滴”语义重;程度深。“垂涎欲滴”多形容嘴馋想吃或眼红。
1.看到翔翔对岩烧的介绍让我不禁垂涎三尺,PFPF。
2.韩侂胄自以为有拥立之功,对节度使垂涎三尺,也遭到裁抑。
3.尤其是在描绘美食的时候,笔下生花,那种很贴近生活和很细腻的描绘看得就让人垂涎三尺了。
4.总所周知,沙井蚝除了鲜食外,晒干了的蚝豉和罐装即食的风味蚝同样声名在外,一听就让人垂涎三尺。
5.虽为贪心妄想,但也真实地反映了他对封建帝王宝座垂涎三尺的心态。
英语:cannot hide one's greed
俄语:слюнки текут
饿狗等骨头 | 口水流到肚脐上 |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睡前未用一口水米(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