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自强不息与“发愤图强”有别:自强不息侧重于形容不断努力;“发愤图强”侧重于形容努力奋斗。
1.灾区重建并不能只依靠援助,要走出灾难的阴影,必须自强不息,"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2.我们不但重视创意和多元发展,更鼓励市民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积极进取。
3.成就事业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具备了这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达到。但是自信决非自负,更非痴妄,自信建筑在崇实和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
4.连长施豪杰说,优秀残疾人的事迹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领略到一个人、一个民族都不可缺少的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5.祖国厚重的文化历史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祖国壮丽的山河让我们引以为豪。但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中华儿女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它铸就了一个优秀的民族。
英语: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
俄语:неуклонно стремиться вперёд <неуклонно добивáться>
德语:sich unermüdlich emporarbeiten <unaufhaltsam vorwǎrtsstreben>
法语:faire des efforts inlassables pour se perfectionner
头悬梁,锥刺股(打一成语) | 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