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jiǔ
  • 部首:丿(丿字旁)
  • 总笔画:2
  • 康熙字典笔画:2
  • 86五笔:VTN
  • 98五笔:VTN
  • 笔顺:撇折
  • 声调:上声
  • 结构:独体结构
  • 汉字五行:木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九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 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iǔ 
[数]
(1)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 同本义 [nine]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3)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4) 第九 [ninth]
(5)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
(6)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乾》
(7) 泛指多数,数量大 [many]
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
墨子九距之。
九令诸侯。——《史记·货殖列传》
宏兹九德。——唐· 魏征《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8) 又如:九译(言语不通,多次辗转翻译);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采(各诸侯国;各种色彩)。又指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可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如:九幽(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曲肠(喻无限忧思);九幽(极深暗的地方);九幽狱(最深的地狱)
(9) 〈形〉 通“”。时间长 [(of time) long]
黄軦生乎九猷。——《庄子·至乐》。《释文》:九宜为久;久,老也。猷,虫名也。?
食醯黄軦(kuàng黄軦,虫名)生乎九猷。——《列子·天瑞》
词性变化
jiǔ 
〈名〉
(1) 九月 [September]
七、八、九三个月
(2) 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 [the nine-day period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
(3) 古国名 [Jiu state]。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动〉
通“”。纠合,聚集 [gather]
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

汉语字典

[①][jiǔ]
[《廣韻》舉有切,上有,見。]
(1)数词。八加一所得。
(2)泛指多数。
(3)“九九”的简称。
(4)“九日”的简称。指重阳节。
(5)《周易》以阳爻为九。
(6)《易》卦的“”配南方,其数配“”,故以九指南方。
(7)古方言。背向。
(8)通“”。
(9)姓。明代有九聚。见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一·奇姓》。
[②][jiū]
[《集韻》居尤切,平尤,見。]
通“1”。
聚。

说文解字
拼音:jiǔ ;
解释:【卷十四】【部】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凡之屬皆从。舉有切
古汉语字典

九古汉语字典解释

jiǔ
〈数词〉
〈数词〉泛指多数或多次
《齐桓晋文之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
泉】深渊。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指阴间。
⒈指天的中央和八方。⒉指天的最高处。⒊道家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原】⒈山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为晋代卿大夫的墓地。⒉指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
⒈古代中国设置的个州,具体说法不一。
《尚书·禹贡》中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⒉泛指中国。
族】家族,即高祖、曾祖、祖、父、自身、子、子孙、曾孙、玄孙。
左传·桓公六年》注认为“族”是外祖父、外祖母、从母子、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以及自己的同族。
字源演变
  • 金文
  • 九
  • 「九」 作冊夨令簋|西周早期|集成4300
  • 甲骨文
  • 九
  • 「九」 前2.6.6|合36487
  • 楷書
  • 九
  • 「九」
  • 甲骨文
  • 九
  • 「九」 菁2.1|合6057
  • 說文
  • 九
  • 「九」 說文‧九部
  • 甲骨文
  • 九
  • 「九」 鐵20.4
  • 楚系簡帛
  • 九
  • 「九」 包2.40
  • 金文
  • 九
  • 「九」 小臣宅簋|西周早期|集成4201
  • 秦系簡牘
  • 九
  • 「九」 睡.秦90
字形对比
  • 九
  • 内地
  • 九
  • 台湾
  • 九
  • 日本
  • 九
  • 韩国
  • 九
  • 香港
异体字
  • 九
带该字的诗句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宋朝·高翥《清明日对酒》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唐朝·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近代·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唐朝·温庭筠《杨柳枝》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唐朝·白居易《望月有感》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元朝·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朝·白居易《暮江吟》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唐朝·杜甫《为农》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清朝·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与该字组合最多的字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音的字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