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目而视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cè mù ér sh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释义
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成语用法
侧目而视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愤怒、不瞒或畏惧的样子。
成语辩形
侧目而视和“怒目而视”;都有“愤怒或不满地看人”的意思。但“怒目而视”的语义里;在较多场合偏重在“愤怒”;侧目而视在较多场合偏重在“不满”;并含有畏惧之意。
成语典故
- 战国时期,著名的大说客苏秦游说连横之策没有成功,穷困潦倒地回到家里,妻子不理睬他,嫂子看不起他。他潜心学习,学问大增。后游说赵王合纵抗秦,一举成名,衣锦还乡。妻子吓得恭恭敬敬站在一边,侧目而视,嫂子跪拜谢罪
成语造句
1.他看到群众对他都侧目而视,也就一声不响了。
2.他欺人太甚,人们对他都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3.小刚上课做小动作,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他面红耳赤,侧目而视,回答不出来。
4.他在警察面前惊恐万状,不时侧目而视,像是等待着对他的最后处理。
5.她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不免被人侧目而视。
成语翻译
英语:a jealous look
德语:jn mit scheelen Augen ansehen
字义分解
◎ 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 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
◎ 名称:数目。巧立名目。
◎ 标题:目录。
◎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 孔眼:网目。
◎ 指为首的人:头目。
◎ 看: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 亲临某事:视事。视察。
◎ 看待:藐视。重视。等闲视之。
◎ 看望:探视。省(xǐng )视。
◎ 比照:“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 古同“示”,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