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溃不成军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军事等。
溃不成军和“落花流水”;都可表示惨败。不同在于“落花流水”仅比喻被击败;溃不成军也可形容因其它原因而溃败。
1.刚刚以宗师威压虐菜的时候,风彩的举动可谓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之间就把近五百人的罗汉堂压得溃不成军。
2.猛犸巨象的死更加激起了凶兽们的野性,它们更加狂暴的攻击使得黑暗武士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3.不是求不得的心有不甘,而是倔强的和命运战斗,即便每一次都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依旧不会放弃。
4.相传,北宋景德年间,杨家将中的六郎杨延昭率领众将士杀得犯境的辽兵心惊胆战,溃不成军。
5.不知是谁发现了一箱手雷,当下也不毫不客气的扔了出去,在鬼子们的嚎叫声中,一个个的东滚西爬,溃不成军。
英语:The army has collapsed.
日语:軍隊(ぐんたい)が総崩(そうくず)れになる
俄语:разбитый наголову
打了败仗的士兵 | 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