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反反复复地陈述或表白。形容总把某种说法挂在口头上。
元 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口口声声联合式;作状语;形容反反复复地陈述。
1.妈妈让我认真写晚报造句,我答应了,可我却一直不用心写,妈妈批评我:"你口口声声说要认真,却做不到,到头来一事无成!"。
2.冯初到广州时,见到南海县知县杜凤治,口口声声称其为老世叔,自称小侄。
3.杨帆蹲下身,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个磕头如捣蒜的人,这就是他之前的二弟,一个一起结拜的二弟,一个当时口口声声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二弟。
4.与此同时,罗切斯特先生却口口声声说我把他折磨得皮包骨头了,并威胁在即将到来的某个时期,对我现在的行为狠狠报复。
5.既然是口口声声说爱书的人,那么在爱别人的书的同时更应该珍爱自己的书,不让自己的每一分每一毫的努力付诸东流。
英语:say again and again <keep on saying glibly announce>
日语:一再(いっさい)ならず(言い張る),しきりに,口ぐせのように
俄语:всё время твердить
德语:etwas immer wieder beteuern
回响音(打一成语) | 双方会谈(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