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睛;不能读作“qínɡ”。
成语释义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成语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成语用法
画龙点睛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典故
-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造句
1.众人都安静下来,虽然难免有些不服气,但又不得不承认绿字实在是有画龙点睛之妙用,是这首诗的诗眼,实在比什么来到之类的高出不少。
2.在撒哈拉大沙漠,风沙中,隐隐约约显现出来的一点绿色显得生气盎然,在沙漠中画龙点睛!
3.徐志摩用"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作结,真是画龙点睛的道出了全诗的精神。
4.只见老师提起笔在小华所画的马加了几笔,顿时整匹马显得精神奕奕,真是画龙点睛啊!
5.龙抬头,祝你身体生龙活虎,事业鲤鱼跃龙门,爱情龙腾虎跃。我的祝福变成你多姿多彩生活中的画龙点睛,从此变得如蛟龙遇水!
成语翻译
英语:add a word or two to clinch the point
日语:画竜点睛(がりゅうてんせい)
俄语:вносить решáющий штрих
德语:das Pünktchen aufs i setzen
法语:la dernière touche heureuse pour rendre une oeuvre plus vivante
字义分解
◎ 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 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
◎ 写,签押,署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
◎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
◎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画。
◎ 同“划1”。
◎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 姓。
◎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 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 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 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 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 指定,选派:点菜。点将(jiàng )。听众点播。
◎ 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 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 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 同“踮”。
◎ 眼球,眼珠:眼睛。目不转睛。画龙点睛。定睛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