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形怪状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qí xíng guài zhuà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状;不能读作“zuànɡ”。
成语出处
唐 房玄龄《晋书 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成语用法
奇形怪状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物体的外形。
成语造句
1.桂林的山长得奇形怪状。
2.走进水晶宫,各种山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在彩灯照耀下有如仙境一般。
3.溶洞里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笋和石钟乳,引人入胜,令人惊叹。
4.他们一边曲折行进,绕过这些奇形怪状的庞然大物,一边寻找进入北极海的通路。
5.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奇形怪状,什么样的都有。
成语翻译
英语:badly dressed appearance
日语:へんな形,奇怪(きかい)なかっこう
德语:grotesk geformt <von sonderbarer Gestalt>
法语:forme bizarre <extérieur étrange>
字义分解
◎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奇闻。奇迹。奇志。奇观。奇妙。奇巧。奇耻大辱。
◎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奇兵。奇计。奇袭。出奇制胜。
◎ 惊异,引以为奇:奇怪。惊奇。不足为奇。
◎ 实体: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 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 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 对照,比较:相形见绌。
◎ 状况,地势:形势。
◎ 古同“型”,模子。
◎ 古同“刑”,刑罚。
◎ 形容,样子:状貌。奇形怪状。
◎ 情况,情形:状况。病状。现状。
◎ 叙述,描写:状语。状其事。写情状物。
◎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状。诉状。供状。
◎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状。委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