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大论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cháng piān dà lùn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长;不能读作“zhǎnɡ”。
成语释义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论”。
成语出处
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成语用法
长篇大论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贬义,指内容空洞、重复繁琐的言论。
成语造句
1.他那个长篇大论的报告,没有实际内容,弄得大家昏昏欲睡。
2.报刊上的文章要短小精悍,长篇大论没人爱看。
3.王书记的一番长篇大论,并没给混乱局面开出药方。
4.她发起言来,总是长篇大论,喋喋不休。
5.上课发言,有多少就说多少,不必长篇大论,出口成章。
成语翻译
英语:lengthy article (speech) < be prosy and diffuse>
日语:長(なが)たらしい文章(ぶんしょう),長談義(ながだんぎ)
德语:in die Lǎnge gezogene Rede <wortreicher Artikel>
法语:long discours ou article ennuyeux
字义分解
◎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 古通“泰”。
◎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 看待:一概而论。
◎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