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装腔作势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见“装模作样”(1325页)、“矫揉造作”(498页)、“虚情假意”(1096页)。
1.这些人拥有抒发自我的资格证书,他们把楔石刻成各种异乎寻常的肖像,脸上滑稽地缠满绷带的工人、装腔作势的诗人、朝着邻居用拇指扇自己鼻子的男人,以及任何他们能够幻想出的离奇形象。
2.文章主题应该是作者真实感受或心声的自然流露。这种真实的感受是一种心灵的体悟,灵魂的撞击,思想的积淀,情感的升华。没有作者真切体会的文字,就会装腔作势、令人生厌。
3.平安夜,所有节里最温馨祥和的节日,无需玫瑰装腔作势,无需豪礼铺张浪费任何礼物都不如祝你平平安安实惠,亲,平安夜发短信,收到即为“平安符”,祝你和家人一生平平安安,吉祥。
4.留一手拿腔拿调的对刘启说着,这种装腔作势就是谁看了都知道是被抓住尾巴时,原形毕露的狼狈模样。
5.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是闪躲的,带着一点点的羞涩,可是语气那么装腔作势好像经历千山万水的样子,我想了想,踮起脚抱了抱他。
英语:assume an appearance
日语:もったいをつけてぎょうぎょうしいことをする,わざとらしく振舞う
俄语:кривляться <рисоваться>
德语:eine affektierte Haltung annehmen <schauspielern>
法语:faire l'important <prendre des airs>
敲小锣的 | 演双簧戏的表演 | 哑巴对话 | 木偶戏表演 | 粪车掉轮子
木偶戏(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