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xiào
  • 部首:口(口字旁)
  • 总笔画:11
  • 康熙字典笔画:15
  • 86五笔:KVIJ
  • 98五笔:KVHW
  • 笔顺:竖折横折横横竖撇竖撇捺
  • 声调:去声
  • 结构:左右结构
  • 汉字五行:木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啸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撮口作声,打口哨:啸歌(吟咏)。啸傲。啸聚(互相招呼,聚集成集,如“啸啸山林”)。呼啸。仰天长啸。
◎ 动物拉长声叫:虎啸。猿啸。
◎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北风呼啸。海啸。
◎ 飞机或子弹掠过时发出的声音:飞机尖啸着冲上蓝天。炮弹呼啸而过。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嘨 xiào 
〈动〉
(1) (形声。从口,肃声。本义:撮口作声,打口哨)
(2) 同本义 [whistle]
啸,吹声也。——《说文
其嘨也歌。——《·召南·江有汜》
不嘨不指。——《礼记·内则》
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封氏闻见记
登东皋以舒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俯仰啸歌。——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修木而啸。——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啸傲林泉(在幽静的山林泉水环抱中隐居);啸吟(长啸哀叹);啸指(以指夹唇吹之作声)
(4) 呼召,号召 [call]
嘨者,谓若有所召命,若齐庄抚楹而歌耳。——《匡缪正俗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楚辞
(5) 又如:啸引;啸召(呼唤;召唤);啸合(召唤聚集);啸侣(呼叫同类;召唤同伴);啸侣命俦(召唤同伴);啸命(高声命令)
(6) 鸟兽等的长声鸣叫 [howl;roar]
虎啸猿啼。——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乳虎啸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鸟啸;啸萃(鸣叫而聚集);啸吼(长声吼叫);啸风(呼风);风嘶雨啸

汉语字典

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啸

【卷二】【口部】

吹聲也。从口肅聲。歗,籒文嘯从欠。穌弔切

啸说文解字白话版

,吹口哨。字形采用“口”作边旁,“肃”作声旁。“歗”,这是籒文写法的“”,采用“欠”作边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吹聲也。召南箋曰。嘯,蹙口而出聲也。从口。肅聲。穌弔切。古音在三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啸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古汉语字典

啸古汉语字典解释

xiào
〈动词〉打口哨;呼号。
《核舟记》:“右手攀右趾,若呼状。”
〈动词〉禽兽拉长声音叫。
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猿啼。”
咏】歌咏
咤】大声呼吼。
字源演变
  • 說文
  • 啸
  • 「嘯」 說文‧口部
  • 楷書
  • 啸
  • 「嘯」
  • 楷書
  • 啸
  • 「啸」
字形对比
  • 啸
  • 内地
  • 啸
  • 台湾
  • 啸
  • 香港
异体字
  • 啸
  • 啸
  • 啸
带该字的诗句

坐啸风自调,行春雨仍随。—— 唐朝·岑参《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瀑布签寒,涧落水帘,木绕山尖,猿啸虎张髯。—— 元·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朝·李白《游泰山六首》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近代·鲁迅《答客诮》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宋朝·岳飞《题翠岩寺》

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 宋朝·宋祁《屈原祠》

高阁宜春雨,长廊好啸风。—— 唐朝·皇甫冉《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风清气朗秋分后,虎啸猿啼月上初。—— 明·陈洪谟《游君山》

月明一啸惊鸾鹤,飞入青冥瀑布南。—— 清朝·屈大均《西樵歌》

便风转头五百里,吟啸已在黄鹤楼。—— 宋·詹慥《客谈荆渚武昌怪然有作》

与该字组合最多的字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音的字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