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上交通工具:船舶。船只。船舱。船帆。
详细字义
◎ 船
舩 chuán
〈名〉
(1)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2) 同本义 [boat;ship]
船,舟也。——《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
小曰舟,大曰船。——《说文义证》
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庄子·渔父》
便舍船,从口入。——陶潜《桃花源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3) 又如:船坞(船厂;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船把板(船主);船不漏针(比喻绝无遗失);船多不碍路(数量虽多,但互不妨碍);船横芦篚嚣(轩然大波;闹出乱子);船人(船夫。也作舩人);船头(船的前部;船老大)
(4) 空间交通工具 [vessel]。如:太空船
词性变化
◎ 船 chuán
〈动〉
用船运载 [transport by boat]
蔡人告饥,船粟往哺。—— 韩愈《平淮西碑》
[①][chuán]
[《廣韻》食川切,平仙,船。]
亦作“舩1”。
(1)水上主要运输工具的总称。
(2)用船运载。
(3)指酒杯。
(4)方言,衣纽。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唐朝·杜荀鹤《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宋朝·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朝·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清朝·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清朝·石涛《荷花》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宋朝·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唐朝·杜甫《春夜喜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朝·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唐朝·杜甫《饮中八仙歌》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唐朝·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