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详细字义
◎ 传
傳 chuán
〈动〉
(1) 传递;传送 [transfer;deliver]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teach;impart to]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abdicate]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hand down]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express]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summon]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词性变化
◎ 传
傳 zhuàn
〈动〉
(1) 作传;记载 [write biography]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chuán
[①][chuán]
[《廣韻》直攣切,平仙,澄。]
“传1”的繁体字。
(1)传授。
(2)指所传授的东西。
(3)转授;遗留。
(4)让位;传代。
(5)延续;继承。
(6)传达;传送。
(7)传扬;流布;传播。
(8)传说;传闻。
(9)移动;转移。
(10)说;描述;表达。
(11)以画、写、拓等方式临摹原件。
(12)递解;逮捕。
(13)传讯;召唤。
(14)犹招致。
(15)传染。参见“傳人”。
(16)传导。
(17)通“轉”。改换方向;辗转。
(18)通“專”。集中在一件事上。
[②][zhuàn]
[《廣韻》直戀切,去線,澄。]
[《廣韻》知戀切,去線,知。]
“传2”的繁体字。
(1)解说;注释。
(2)书传;著作。
(3)传记。指记载个人或群体事迹的文字。
(4)指演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虾球传》。
(5)作传;记载。
(6)驿站或驿站的车马。
(7)古代过关津、宿驿站和使用驿站车马的凭证。
(8)任官的凭证。
(9)谓依次轮转。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南北朝·郦道元《三峡》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唐朝·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九日登临有故常。随晴随雨一传觞。—— 宋朝·陈与义《定风波·九日登临有故常》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唐朝·宋之问《七夕》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忧物。—— 宋朝·辛弃疾《念奴娇·洞庭春晚》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唐朝·杜甫《瞿塘两崖》
名不虚传,三峡飞泉,万籁号天。—— 元·任昱《双调·折桂令·题情盼春来》
传闻织女对牵牛,相望重河隔浅流。—— 唐朝·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唐朝·钱起《晚春永宁墅小园独坐,寄上王相公》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唐朝·王昌龄《寒食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