壑:山沟;大水塘。把邻国当作排泄本国洪水的深沟。比喻只顾自己的利益;把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泽水。泽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以邻为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邻;不能写作“怜”;壑;不能写作“赫”。
1.关于关税不能被随意取消的第三条论证即所谓的“以邻为壑”(beggar-thy-neighbor)政策。
2.这是一项以邻为壑的政策。
3.上述所有所有问题使许多人担忧1930年代导致二战爆发的“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政策会再次出现。
4.在通货市场,“以邻为壑”指的是降低内部流通性通过出口来促进自己经济恢复却导致国外流动性泛滥经济下滑的政策。
5.他认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为“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策略,实际上是在从其它经济体窃取增长。
英语:shift one's troubles onto others
俄语:перекладывать трудности на плечи сосед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