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咀嚼。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味同嚼蜡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味同嚼蜡和“索然无味”都可用来形容文章或语言无味。但味同嚼蜡偏重于“嚼蜡”无味之极;应用范围比较小;是形象的比喻;而“索然无味”是简单的陈述;偏重于毫无兴味;除用于表示文章或讲话外;还可用来表示人、景物等。
1.虽早有心理准备,可被萧不守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唐易还是沮丧无比,郁闷的坐在桌子前,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早餐,味同嚼蜡。
2.但他却吃得味同嚼蜡,每次把面包塞进嘴里,他就使劲的呕吐,吐出来的东西都有一股耗子肉味。
3.咀嚼了几下,也没什么味道,味同嚼蜡,但一口咽下去之后,才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传了上来,“感觉不错!”。
4.中午的时候,芸机才离开了‘温夫人’的住处回到医馆吃饭,虽然面前是陌溪做的珍馐美食,芸机吃起来也有些味同嚼蜡的感觉。
5.第四卷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展开的,褪去了热情的文字写出来味同嚼蜡。
英语:be as dry as dust
日语:無味乾燥(むみかんそう)なこと
俄语:безвкусный <полная безвкусица>
德语:trocken <langweil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