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三缄其口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缄;不能写作“钳”。
1.那李公子也马上三缄其口,“唉呀!都怪我这张嘴,还好还好!”。
2.京城人人议论关心此事,纷纷打听楚府上下的反应,可奇怪的是楚家人对于此事并无热度,出门在外纷纷三缄其口。
3.同时还给沈国安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三缄其口,不管妈妈打电话给他怎么追问,也不要透露这件事的情况,以免妈妈担心。
4.在欧洲人看来,一个政治家有这样的"国际关系"是很有魅力的,但在美国,克里却谨慎地对此三缄其口。
5.由于供应问题尚未解决,麦当劳对于何时所有店面会全面改用新油三缄其口。
英语:speak with caution <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品(打一成语) | 禁品(打一成语) | 哈哈哈(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