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对现实不满。
讽;不能写作“风”。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
2.漫画中将慈禧太后的形象与江青的形象“合二为一”,“化神奇为腐朽”,虽然展出的效果颇佳,但是其“借古讽今”思路及做法,仍然还是老套子。
3.片中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借古讽今显然使监察人员感到十分不安。
4.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5.宋元的借古讽今南宋时期,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民众抗金热情高涨,而南宋朝廷却懦弱无能,苟且偏安。
英语:use the past to disparage the pre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