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丝不动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wén sī bù dò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成语用法
纹丝不动偏正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或物。
成语辩形
纹丝不动和“岿然不动”都可形容人或物毫不动摇。但纹丝不动是中性成语;重在强调一点不动;“岿然不动”是褒义成语;重在强调坚固或坚强不可动摇。
成语造句
1.那名战士纹丝不动地站着,只有嘴唇在嚅动。
2.在我前面,三只瞌睡虫纹丝不动。
3.她正在胡诌一通的时候,那个孩子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
4.我在带了一头之后,不再进价安若泰山,纹丝不动。
5.儿媳遂头顶破衣,苏三似跪在台中央,纹丝不动地唱着长篇大套。
成语翻译
英语:absolutely still
俄语:ни на йоту не сдвинуться
成语歇后语
蜻蜓撼树 | 擀面杖钻石头 | 绞杆钻石头 | 绞杆棒子钻石头 | 木钻钻钢板 | 蚂蚁拉火车 | 蚂蚁撼大树
字义分解
◎ 丝织物的文理,物件的文理:纹理。纹饰。条纹。水纹。指纹。斜纹。
◎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 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 细微,极小:一丝不苟。
◎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丝等于千分之一分):丝毫(喻极少,极小,一点儿)。丝恩发(fà)怨(指极小的恩怨)。
◎ 公制长度单位,一米的十万分之一(亦称“忽米”、“道”)。
◎ 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