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乐器名,通常是竹制的,有八孔,横着吹奏:笛子。长笛。短笛。笛膜。
◎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汽笛。警笛。
详细字义
◎ 笛 dí
〈名〉
(1) (形声。从竹,由声。本义:笛子,管乐器名,竹制,左一孔为吹口,次孔加竹膜,右六孔皆上出,又谓之横吹)
(2) 同本义 [bamboo flute]
笛,七孔龠也。——《说文》。按,笛长尺有四寸。马融长笛赋,谓羌笛四孔,京君明加一孔,以备五音,是汉时五孔笛。
龠谓之笛。——《广雅》
(3) 又如:笛竹(用以制笛的竹子);笛吹(吹笛)
(4)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 [whistle]。如:汽笛;警笛
[①][dí]
[《廣韻》徒歷切,入錫,定。]
“篴1”的古字。“篴1”的今字。
(1)宙子。
(2)指响声尖锐的发音器。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唐朝·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宋朝·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唐朝·李益《从军北征》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唐朝·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宋朝·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宋朝·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唐朝·杜甫《洗兵马》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宋朝·陆游《关山月》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唐朝·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草日初斜。—— 唐朝·杜牧《街西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