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yǐn
  • 部首:阝(左耳刀旁)
  • 总笔画:11
  • 康熙字典笔画:22
  • 86五笔:BQVN
  • 98五笔:BQVN
  • 笔顺:折竖撇折折横横捺折捺捺
  • 结构:左右结构
  • 汉字五行:土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隐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 伤痛:隐恻。
◎ 怜悯:恻隐之心。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隱 yǐn 
〈动〉
(1) 藏匿;隐蔽 [hide;screen;shield;vover]
隐,蔽也。——《说文
隐,微也。——《尔雅
隐五刃。——《国语·齐语》。注:“隐藏也。”
则事可以隐定。
隐忌雍蔽之人。——《荀子·致仕》。注:“隐,亦蔽也。”
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吕氏春秋·重言》。注:“隐,蔽也。”
则盘纡隐深。——《文选·嵇康·琴赋》。注:“隐,幽深邃也。”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左传·文公十八年》
故隐居屠间。——《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隐形。——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日月隐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各隐卷底。——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隐占身体(隐藏、掩护自己真实面目);隐遁(隐藏);隐谋(隐密计划);隐秀(隐藏智慧,不露锋芒或才华);隐候(在暗处等待);隐耀(隐藏光辉,隐藏身体。比喻才华不外露);隐身术(古代方士所隐蔽自己身形而使他人不可见的一种法术);隐冒(隐匿冒充);隐翳(掩蔽;遮蔽);隐掩(遮蔽掩护)
(3) 隐瞒 [conceal]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
上以无隐。——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隐欺(隐瞒欺骗);隐情(隐瞒情况);隐拒(隐瞒抵赖);隐忍(忍耐,不露真情)
(5) 隐测,审度 [conjecture]
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余人,以充军实。——《晋书·庾冰传》
(6) 又如:隐心(审度);隐实(查证落实;核实)
(7) 怜悯 [pity to]
隐其无罪。——《孟子·梁惠王上》
(8) 又如:隐恤(哀怜抚恤);隐恻(恻隐,同情怜惜);隐痛(内心深感苦痛);隐爱(恻隐疼爱);隐愍(怜悯);隐亲(怜悯抚恤)
(9) 隐逸不出 [hermit]
隐者也。——《论语·微子》
反国而隐焉。——明· 顾炎武《复庵记
(10) 又如:隐辟(隐退回避);隐静(避世隐居);隐学(隐居避世,读书自娱);隐吏(退隐的官吏);隐相(深居简出,不露面)
(11) 塞,堵塞 [block up;stop up]
士不隐塞,庶人不数罟。——《·小雅·鱼丽》
(12) 又如:隐塞(堵塞)
(13) 隐没;熄灭 [vanish;go out;die out]
隐武事,行文道。——《国语·齐语》
隐武行文。——《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南朝· 梁简文帝《咏栀子花
(14) 又如:隐形(隐没形体);隐灭(隐没消失);隐微(隐约细微);隐显(隐没与显现);隐息(休止);隐忽(时隐时现)
词性变化

隱 yǐn 
〈形〉
(1) 精深;微妙 [profound;delicate;subtle]
春秋》推见至隐,《》本隐之以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
谷梁》简约而隐要,宜存于世。——《宋书·礼志一》
(2) 又如:隐要(精深简要);隐训(诡僻的训释);隐书(旨意隐秘之书);隐略(隐晦粗略);隐奥(隐晦深奥)
(3) 用同“”( wěn)。安稳;稳定 [steady;sedate;stable]
隐练职位。——汉《荡阴令张迁表颂
即便求隐。——汉《李翕析里桥輔阁颂
(4) 又如:隐坐(稳坐;安坐)
(5) 威重的样子,深沉稳重 [concealing one's real feelings;steady]
鲜之为人通率,在 高祖坐,言无所隐,时人甚惮焉。而隐厚笃实,瞻卹亲故。——《宋书·郑鲜之传》
(6) 又如:隐冥(深沉含蓄);隐厚(稳重忠厚);隐隐桓桓(威武的样子);隐重(威重)
(7) 宏大 [great]。如:隐虹(长虹)
(8) 忧伤;疾苦 [distressed;sad;sufferings]。如:隐隐遑遑(忧愁不妥的样子)
(9) 穷困 [poor]。如:隐民(穷人,穷困的人民)
(10) 幽静 [quiet]。如:隐舍(隐居的房舍);隐秀(幽雅秀丽)
(11) 殷盛 [rich]
尔乃邑居隐账。——左思蜀都赋
(12) 又如:隐赈(富庶繁盛);隐蔼(茂盛的样子)

隱 yǐn 
〈名〉
(1) 矮墙 [low wall]
逾隐而待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 痛苦;疾苦 [pain]
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国语
(3) 隐居的人 [recluse]
贪夫殉身,圣亦保之;烈士殉名,隐亦好之。——王闿运邹汉勋传
(4) 又如:隐佚(隐逸者)
(5) 隐语 [enigmatic language]
齐威王之时喜隐。——《史记·滑稽列传》
(6) 隐衷,隐情 [feelings or troubles one wishes to keep to oneself;facts one wishes to hide]
孤癖之隐。——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7) 通“”。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straightening machine]
故遂隐栝。——何休公羊经传解诂序
夫弃隐栝之法。——《韩非子·难势》
训考量隐栝。——《后汉书·邓训传》
(8) 姓

隱 yǐn 
〈副〉
暗暗地 [secretly;inwardly]
隐中胸怀。——《聊斋志异·促织》

汉语字典

[①][yǐn]
[《廣韻》於謹切,上隠,影。]
1”的繁体字。亦作“1”。
(1)隐蔽;隐藏。
(2)掩蔽;掩护。
(3)隐讳;隐瞞。
(4)精深;微妙。
(5)灯或火熄灭。
(6)隐没。
(7)隐居。
(8)指隐居的人。
(9)幽静。参见“隱深”。
(10)穷。
(11)忧伤;疾苦。
(12)哀怜;同情。
(13)审核;审度。
(14)用同“”。安稳,稳定。
(15)威重貌。
(16)宏大。参见“隱虹”。
(17)隐秘之事;私处。
(18)隐语,谜语。
(19)指用隐语暗示。
(20)短墙。
(21)琴上之饰。
(22)通“”。堵塞。
(23)通“”。仰卧。
(24)通“”。犹歇息。
(25)通“”。盛多。参见“隱賑”。
(26)通“”。震动。
(27)姓。三国吴有隐蕃。见《三国志·吴志·孙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②][yìn]
[《廣韻》於靳切,去焮,影。]
2”的繁体字。亦作“2”。
(1)依据;凭依。
(2)筑,击。

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隐

【卷十四】【????部】

蔽也。从????聲。於謹切〖注〗????????,古文。

隐说文解字白话版

,蔽匿。字形采用“左耳旁”(阜),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蔽也。艸部曰。蔽茀,小皃也。小則不可見。故隱之訓曰蔽。若孟子隱几字則當爲????????部曰。????,有所據也。????聲。於謹切。十三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隐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古汉语字典

隐古汉语字典解释

yǐn
〈动词〉
《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卷底衣褶中。”
〈动词〉居,不出来做官。
《信陵君窃符救赵》:“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屠间耳。”
〈名词〉衷;情。
《病梅馆记》:“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明告鬻梅者。”
〈动词〉同情
《齐桓晋文之事》:“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副词〉暗地里。
《促织》:“然睹促织,中胸怀。”
〈名词〉矮墙。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逾而待之。”
真情而勉力忍耐。
逸】居;居的人。
不很清楚约。
约】依稀不清楚。
字源演变
  • 秦系簡牘
  • 隐
  • 「隱」 睡.法125
  • 楷書
  • 隐
  • 「隐」
  • 楷書
  • 隐
  • 「隱」
  • 說文
  • 隐
  • 「隱」 說文‧阜部
字形对比
  • 隐
  • 内地
  • 隐
  • 台湾
  • 隐
  • 香港
异体字
  • 隐
  • 隐
带该字的诗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唐朝·张旭《桃花溪》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唐朝·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 宋朝·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唐朝·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唐朝·宋之问《始安秋日》

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 宋朝·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 清朝·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唐朝·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唐朝·杜甫《春宿左省(花隐掖垣暮)》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宋朝·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含该字的女孩名字
张隐隐 龚隐春 柳隐溪 刘隐萱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音的字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