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阡陌。陌上。陌头(路边)。陌路(a.田间道路;b.指路上相见而不认识的人,如“视同陌陌”)。
◎ 生疏,不熟悉:陌生。
◎ 市中街道:街陌。
详细字义
◎ 陌 bǎi
[数]
(1) 通“百” [hundred]
与窦娥一陌八。—— 关汉卿《窦娥冤》
(2) 另见 mò
词性变化
◎ 陌 mò
〈量〉
(1) 用同“佰”。用于钱,指一百文 [hundred]
又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旧五代史·王章传》
三分天下犹嫌小,一陌黄钱值几文?——《蠖斋诗话》
张氏早使 敬济拿五两银子,几陌金银钱纸,往门外与长老,替他父亲念经。——《金瓶梅词话》
(2) 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 [pile]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关汉卿《窦娥冤》
(3) 又如:陌钱(纸钱)
[①][mò]
[《廣韻》莫白切,入陌,明。]
“佰2”的被通假字。“伯3”的被通假字。
(1)田间东西或南北小路。亦泛指田间小路。
(2)道路。
(3)街道。
(4)猛然;突然。
(5)犹向。
(6)通“帕”。
(7)量词。通“佰1”。为计算钱数的单位,钱一百为“陌”。
(8)量词。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
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 宋朝·柳永《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却惊九陌轮蹄外,独有溪烟数十茎。—— 唐朝·秦韬玉《题竹》
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 唐朝·李白《夜别张五》
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 唐朝·王维《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去日绿杨垂紫陌,归时白草夹黄河。—— 唐朝·贾岛《黎阳寄姚合》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宋朝·李清照《怨王孙·春暮》
清明春色三分,湖上行舟,陌上游人。—— 唐朝·徐再思《双调·蟾宫曲·西湖》
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 宋朝·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
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宋朝·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其二)》
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 宋朝·陆游《蝶恋花·离小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