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恼羞成怒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恼;不能写作“脑”。
1.鬼子恼羞成怒,转身又扑过来,象圣一个鹞子翻身,摁着鬼子的两肩就翻了过去,鬼子惊吓之余,踉跄倒地。
2.张文魁看到自己又被王清耍笑作弄,一时恼羞成怒,解下腰中的皮带没头没脑地抽打王清,王清左躲右闪地跳着,在屋里和张文魁躲猫猫。
3.于万立恼羞成怒,勃然变色道“宗大少爷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无非是想拉我们下水,叫兄弟们做炮灰!”。
4.这几位贵人恼羞成怒,回去后向李渊大吹枕头风,李渊口虽不言,心里对李世民的好感已大打折扣。
5.那墓碑上残留的大道痕迹似乎是被莫愁恨的试探给惹怒了,猛的将他的两缕神识摧毁廓清,莫愁恨闷哼一声,不但没有恼羞成怒,相反还很高兴。
英语:turn shame into anger
日语:恥(はず)かしさのあまり怒り出す
俄语:прикрыть стыд гневом
德语:aus Scham in Wut geraten
法语:s'emporter sous le coup de l'humil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