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物外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chāo rán wù wài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然;不能读作“yán”。
成语释义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成语出处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成语用法
超然物外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置身事外。
成语辩形
超然物外和“置身事外”;都有“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的意思。但超然物外的语义重;是超出于尘世之外的意思;常指一种自命清高;实际上是逃避现实的处世态度;“置身事外”不含此意。
成语造句
1.人往往很难超然物外。
2.既然钱锺书是以擅长讽刺而著称的作家,即证明他不是超然物外的。
3.他以超然于物外的自由心态,无所拘束地表现对自然的感悟或印象。
4.骆家辉所为,因之不在乎官位和生活给他带来的地位和权力,他找到了一条超然于物外的道路。
5.与西方传统上对现实世界的设想相比,中国古代对世界的想象更显得超然物外。
成语翻译
英语:be above worldly considerations
日语:超然として物事(ものごと)に介蕑(かいにゅう)しない,局外(きょくがい)に艖を置く
字义分解
◎ 越过,高出:超越。高超。超出。超额。超龄。超等。超载。超重。超支。
◎ 跳上,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
◎ 在一定范围以外:超自然。超音速。超导现象。
◎ 遥远:超遥。超忽。
◎ 怅惘的样子:“武侯超然不对”。
◎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 古同“燃”。
◎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
◎ 内容,实质:言之有物。
◎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