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tiān fān dì fù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释义
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成语出处
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成语用法
天翻地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形容变化大。
成语典故
- 贾府的赵姨娘和马道婆合谋陷害凤姐与宝玉,马道婆用纸剪了两个纸人,上写凤姐和宝玉的生日,然后作法。宝玉和凤姐顿时生病快没了气息,有人给他们准备了棺材,贾母气得要打做棺材的人,又哭又闹,把贾府闹得天翻地覆。
成语造句
1.其中不乏一时失足者啊!如果全部公诸于众,槎河县将会天翻地覆的,许多的家庭就会支离破碎。
2.在下却说民国以来,鸡虫得失,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要其旨归,大概不过尔尔,虽一律作如是观可也。
3.仅是这一次的交手便是沧海桑田,天翻地覆;日新月异,斗转星移;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4.张家港市的园林绿化和她的经济发展一样,在短短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令人瞩目。
5.只消数日,或数周的时间,北极狂飚的跋扈獗之势就会搅得天翻地覆,宛若冰河时代又卷土重来。
成语翻译
英语:state of extreme confusion as the sky and the earth turning upside down <earth-shaking; upside down>
日语:天地(てんち)がひっくりかえる。変化(へんか)の大(おお)きいこと
俄语:колоссáльный <потрясáющий небо и землю>
德语:Himmel und Erde umstürzen <welterschütternd>
法语:sens dessus dessous <bouleversement général <cataclysme>
成语歇后语
玉皇大帝打跟头 | 孙猴子上玉皇殿 | 雷公打架
字义分解
◎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 气候:天气。天冷。
◎ 季节,时节:冬天。
◎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 〔天干(ɡ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 底子: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