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径道。山径。捷径。途径。大相径庭(相差太远)。
◎ 直,直捷了当:径直。径流。径情(任性)。径自。
◎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径。
详细字义
◎ 径
徑 jīng
〈动〉
(1) 经过,行经 [pass]
径,过也。——《广雅》
夜径泽中。——《汉书·高帝纪》。按,行也。
(2) 又如:径历(经过);径复(往返,迂回曲折)
词性变化
◎ 径
徑 jīng
〈名〉
(1) 南北为径 [northsouthern]。如:径轮(南北之间的长度)
(2) 另见 jìng
基本词义
◎ 径
徑、逕 jìng
〈名〉
(1) (形声。从彳( 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2) 同本义 [footpath;path]
径,步道也。——《说文》
径,小道也。——《字林》
艮为径路。——《易·说卦》
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送丧不由径。——《礼记·曲礼》
行不由径。——《论语》
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庄子·徐无鬼》
夫惟捷径以窘步。——《离骚》
三径就荒。——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野径云俱黑。——唐· 杜甫《春夜喜雨》
(3) 又如:径术(径路与沟洫);径路(小路);径逾(本意是逾越堤渠而走。引申为不走正道);径行(小路与大道);径界(小路);径畛(田间道路)
(4) 泛指道路 [road]
塞徯径。——《礼记·月令》。注:“徯径,禽兽之道也。”
皋兰被径兮路斯渐。——《楚辞·招魂》
(5) 又如:径要(必经之要道;要领,精义)
(6) 途径;门路 [means;way]。如:径路(比喻处世行事的途径);径途(途径;门径)
(7) 直径 [diameter]
员径八尺。——《后汉书·张衡传》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8) 又如:径中(指中径,内经);径寸(圆的直径为一寸);径轮(南北的长度,直径);径寸心(寸心。心在胸中占径寸之地,故称)
(9) 在赛跑道上进行的运动(如赛跑或跨栏的比赛项目) [track]。如:径赛
[①][jìng]
[《廣韻》古定切,去徑,見。]
“径1”的繁体字。亦作“陘2”。
(1)步道;小路。
(2)泛指道路。
(3)比喻能达到某种目的的不正当门路。
(4)泛指从业行事的途径。
(5)直径。
(6)捷速。
(7)直接;一直。
(8)即;就。
[②][jīng]
[《集韻》堅靈切,平青,見。]
“径2”的繁体字。
(1)经过;行经。
(2)南北为径。参见“徑2輪”。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宋朝·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宋朝·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唐朝·李白《将进酒》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唐朝·杜牧《山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元朝·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宋朝·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倦对飘零满径花,静闻春水闹鸣蛙。—— 宋朝·朱淑真《暮春有感》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明朝·唐寅《菊花》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朝·李贺《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