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镜子(亦指“眼镜”)。镜台。镜匣。镜奁。铜镜。穿衣镜。
◎ 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镜头。镜片。眼镜。胃镜。凸镜。凹镜。三棱镜。望远镜。显微镜。
◎ 监察,借鉴:镜戒。
◎ 照耀:“荣镜宇宙”。
详细字义
◎ 镜
鏡 jìng
〈名〉
(1)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2) 同本义 [mirror;looking glass]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镜,鉴也。——《玉篇》
镜,景也。——《说文》
明镜者可以察形也。——《大戴礼记·保傅》
以镜考己行。——《汉书·谷永传》
窥镜而自视。——《战国策·齐策》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知明镜里。——唐· 李白《秋浦歌》
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镜袱(盖住镜面的布帛帘子);镜心(镜子的中心);镜月(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镜花(镜中的花影)
(4) 其他光学用器具(如器械) [lense;glass;scope]。如:显微镜;分光镜;聚光镜;望远镜;放大境;透镜;物镜;凸透镜;三棱镜
(5) 眼镜 [glasses]。如:目镜;风镜;花镜;茶镜;墨镜;太阳镜
词性变化
◎ 镜
鏡 jìng
〈形〉
明净 [clear]。如:镜天(澄澈的天空);镜目(明亮敏锐的影光)
◎ 镜
鏡 jìng
〈动〉
(1) 照 [mirror]
镜于水,见面之容。——《墨子》
不自镜见。——《汉书·杜邺传》
(2) 明察 [perceive]。如:镜见(明察事理的见解);镜机(洞烛机微)
(3) 借鉴 [use for reference]。如:镜考(借鉴前事以考校本身的所作所为);镜戒(借鉴他事作为警惕。也作“镜诫”)
[①][jìng]
[《廣韻》居慶切,去映,見。]
“镜1”的繁体字。
(1)镜子。
(2)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如花镜、眼镜、凹镜、凸镜、望远镜、三棱镜等。
(3)喻指平面光亮明净之物。
(4)指光亮,明净。参见“鏡水”、“鏡潔”。
(5)映,照。
(6)照耀。
(7)借鉴;鉴戒。
(8)明察。
(9)喻指洞达世情、清正高洁的人。
(10)犹光大。
(11)镜湖的简称。参见“鏡芳”。
(12)马两目中央的旋毛。
(13)通“獍”。传说中的恶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唐·惠能《菩提偈》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朝·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唐朝·李白《清溪行 / 宣州清溪》
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 宋朝·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宋朝·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宋朝·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宋·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宋朝·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朝·李白《将进酒》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唐朝·李白《把酒问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