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类的一属,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边,吃鱼、昆虫或植物:鹤立。鹤发(fà)。鹤寿。鹤驾。鹤长凫短。
详细字义
◎ 鹤
鶴 hè
〈名〉
(1) (形声。从鸟,隺( hè )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crane],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
鹤,似鹄长喙。——《广韵》
鹤鸣于九皋。——《诗·小雅·鹤鸣》
腾群鹤于瑶光。——《楚辞·刘向·九叹·远游》
(2) 又如:鹤音(鹤鸣声);鹤侣(鹤的伴侣);鹤唳(鹤鸣);鹤胫(鹤的小腿);鹤语(鹤的叫声)
词性变化
◎ 鹤
鶴 hè
〈形〉
比喻白色 [white]。如:鹤发(白发,发白如鹤羽);鹤素(白鹤);鹤首(白头);鹤发松姿(白头松姿。形容人虽老犹健)
[①][hè]
[《廣韻》下各切,入鐸,匣。]
亦作“寉1”。“鹤1”的繁体字。亦作“靍1”。亦作“靎1”。亦作“靏1”。“鵠3”的被通假字。亦作“鶮1”。亦作“鸖1”。
(1)鸟纲鹤科各种类的统称。我国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黑颈鹤、赤颈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等。古代诗词图画中常指丹顶鹤或白鹤。
(2)比喻白色。参见“鶴鶴”、“鶴髮”。
(3)指鹤版书。
(4)星名。见《明史·天文志一》。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宋朝·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唐朝·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 唐朝·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唐朝·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唐朝·刘禹锡《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唐朝·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唐朝·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唐朝·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唐朝·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唐朝·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