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tǐ
  • 部首:亻(单人旁)
  • 总笔画:7
  • 康熙字典笔画:23
  • 86五笔:WSGG
  • 98五笔:WSGG
  • 笔顺:撇竖横竖撇捺横
  • 声调:上声
  • 结构:左右结构
  • 汉字五行:火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体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體)
bèn  ㄅㄣˋ
◎ 古同“笨”,粗壮。
◎ 古同“笨”,抬灵柩的人。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1) 軆 tī 
(2) 另见 tǐ 
词性变化

軆 tǐ 
〈动〉
(1) 亲身经验;体察 [personally do or experience sth.;experience and observe]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3)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put oneself in another's position]。
(4)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5) 划分,分解 [divide;dismember]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6)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7) 成形 [take shape]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大雅·行苇》
(8) 表现;体现 [show]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系辞上》
(9) 效法 [model oneself]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10) 相承;继承 [succeed]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11) 生长 [grow]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12) 包含;容纳 [contain]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乾》
(13) 通“”。体验;实行 [experience;practise]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14)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15) 另见 tī 

汉语字典

[①][tǐ]
[《廣韻》他禮切,上薺,透。]
2”的繁体字。亦作“1”。亦作“1”。亦作“1”。
(1)身体。
(2)指身体的一部分。
(3)肢体。特指手足。
(4)指古代用于祭祀或宴飨的牛羊猪的躯体或其切块。
(5)指草木的茎干。
(6)形体;物体。
(7)谓生长成形。
(8)形势。
(9)指字体;字的形状结构。
(10)指体裁;诗文的风格。
(11)兆象;卦象。《书·金縢》:“公曰:'體,王其罔害。'”孔传:“如此兆體,王其無害。”《诗·卫风·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毛传:“體,兆卦之體。”一说为虚词。俞越曰:“體字以一言爲句,乃發語之辭,慶幸之意也。”见《群经平议·尚书三》。
(12)整体;总体。
(13)部分。
(14)谓区分;分别开来。
(15)事物的主要部分;主体。
(16)指内容。
(17)心田;心神。
(18)指心胸。
(19)禀性;德性。
(20)承宗继祖的系统;血统。
(21)体统;体制。
(22)泛指言行举措应遵守的规范道理。
(23)指身份。
(24)指政体;政事。
(25)格局;规模。
(26)准则;法则。
(27)体例。
(28)包含;容纳。
(29)体现;摹状。
(30)取法;效法。
(31)依据;根据。
(32)承继;沿袭。
(33)亲近;贴近。
(34)亲自。
(35)切实。
(36)施行;实行。
(37)治理。
(38)体会;体察。
(39)体念;体贴。
(40)特指几何学上具有长、宽、厚三度的形体。
(41)特指声母。
(42)发声,指一个字的开头辅音。
(43)语法范畴,表示动词所指动作进行的情况。
(44)通“”。
[②][tī]
3”的繁体字。
见“2己”。

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体

【卷四】【骨部】

緫十二屬也。从骨豊聲。他禮切

体说文解字白话版

,总括人身十二(所有)部分。字形采用“骨”作边旁,采用“豊”作声旁。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緫十二屬也。十二屬許未詳言,今以人體及許書覈之。首之屬有三,曰頂,曰面,曰頤。身之屬三,曰肩,曰脊,曰????。手之屬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屬三,曰股,曰脛,曰足。合說文全書求之,以十二者統之,皆此十二者所分屬也。从骨豊聲。他禮切。十五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体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古汉语字典

体古汉语字典解释


〈名词〉
《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痛。”
〈名词〉的一部分;肢
《荷蓧丈人:“四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名词〉态;
《孔雀东南飞》:“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无比,阿母为汝求。”
〈名词〉;主
《察变》:“以天演为,而其用有二。”
〈名词〉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
〈名词〉裁;式。
《旧唐书·刘禹锡传》:“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文章,复多才丽。”
〈名词〉
《图画》:“吾人视觉之所得,皆面也;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
〈动词〉实践;实行。
《淮南子·氾论》:“故圣人以身之。”
〈动词〉谅;察。
《与妻书》:“汝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
字源演变
  • 楷書
  • 体
  • 「體」
  • 說文
  • 体
  • 「體」 說文‧骨部
  • 楚系簡帛
  • 体
  • 「體」 郭.緇.8
  • 楷書
  • 体
  • 「体」
  • 楚系簡帛
  • 体
  • 「體」 郭.緇.9
  • 金文
  • 体
  • 「軆」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字形对比
  • 体
  • 内地
  • 体
  • 台湾
  • 体
  • 日本
  • 体
  • 香港
异体字
  • 体
  • 体
  • 体
  • 体
  • 体
带该字的诗句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唐朝·杜甫《夏夜叹》

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唐朝·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唐朝·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唐朝·李白《秦女卷衣》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先秦·佚名《孔雀东南飞 (为焦仲卿妻作)》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唐朝·李商隐《晚晴》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汉·王昭君《怨词》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魏晋·曹植《美女篇》

纵有新赠别离,医不可相思病体。—— 元朝·卢挚《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唐朝·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含该字的男孩名字
刘体斌 陈欧体 武功体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