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异口同声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异口同声和“众口一词”。都形容人们说法一样。异口同声偏重在“异”;指不同的人;只要两个人以上就能用;一般用于说话的场合;“众口一词”偏重于“众”;指许多人;不限于说话的场合。
1.丈夫与妻子闹别扭,好几天不说话了,每天炒菜都放很多辣椒,心想:“让你整天惹我生气,非辣辣你不可”,有天忍不住问她娘俩:“我做的饭咋样?”老婆孩子异口同声:“很好吃,要是再辣点就更香了!”丈夫无语。
2.两人异口同声地叫了出来,这个进来的人不是别人,竟然是昨天在菊展时碰见的那个为徐子桢出头的钱同致。
3.他的作品以性情取胜,独领山水田园一支,和千篇一律、异口同声的宫廷诗形成鲜明对比,为初唐诗苑添一异彩。
4.二个长着相同的吊眉尖鼻,脸上白煞煞的看来象双胞胎,只一穿白,一穿黑,异口同声道“申公豹门下,黑白无常。
5.林萧、李宇、陈曦异口同声问道“那你想成为什么?”。
英语:speak with one voice
日语:異口同音(いくどうおん)
俄语:все в один голос
德语:wie aus einem Mund
法语:unanimement <d'une seule voix>
一百个人唱歌 | 呼口号 | 千人大合唱 | 大伙唱一个调 | 开会呼口号 | 一百个和尚念经
皆呼为大树将军(打一成语) | 大合唱(打一成语) | 齐唱(打一成语) | 两个号吹成一个调(打一成语) | 杂然相许(打一成语) | 男女声合唱 (打成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