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市井之徒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1.他要凭势力走进城市里,但不能做市井之徒。
2.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井之徒的刻意渲染,已有深厚的“真实性”。
3.这些市井之徒原本就是脑袋瓜转得快的,怕是拿了赠金纷纷逃走,还转过头来骂自己是傻瓜了。
4.他依旧每日在苦檐居抚琴,只是偶尔出门郊游,与市井之徒喝几顿酒。
5.自己前些年在南阳也只还是个屠夫,结交的也大都是三教九流的市井之徒。
英语:a vulgar bumpkin <philistine>
日语:市井の徒(と)